带花的诗句
1、从来心似梅花白,莫入东风桃李场。——仇远《再寄子野》
2、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王维《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3、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4、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李白《代别情人》
5、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6、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7、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赵孟頫《东城》
8、荷花夏如海,当春万柳垂。——曾国藩《送吴荣楷之官浙江三首·西湖吾未到》
9、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俺银轮哭桂花。——钱谦益《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10、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11、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12、出水莲花比性灵,三生尘梦一时醒。——徐夤《赠月君》
13、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4、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温庭筠《懊恼曲》
15、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杜牧《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
16、山中松桂花尽发,头白属君如等闲。——卢纶《送畅当还旧山》
1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8、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韦庄《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19、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张炎《月下笛·万里孤云》
20、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风》
21、鉴湖五月凉风起,荷叶荷花香旎旎。——杨基《送张教谕》
22、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史达祖《解佩令·人行花坞》
23、蟾蜍窟冷手自探,西湖一鹤梅花仙。——林景熙《送横舟真士游茅山》
24、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李商隐《莫愁》
25、卧听瀑布分僧榻,醉插梅花上酒楼。——释行海《赠王渔山》
26、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27、芳春柳色连,长夏荷花绕。——吴芾《登遐观亭》
28、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29、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
30、杨柳如丝风易乱,梅花似雪日难消。——赵嘏《汉阴庭树》
31、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32、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黄庚《临平泊舟》
33、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34、荷花正闹莲蓬嫩,月下松醪且满斟。——杨万里《感兴·去国还家一岁阴》
35、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刘方平《梅花落》
36、经冬野菜青青色,未腊山梅树树花。——杜牧《句》
3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38、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苏轼《东栏梨花》
39、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贯休《古意九首》
40、别是人间冰雪魂,肌肤绰约清如玉。——杨基《宜秋轩梅》
41、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李白《庭前晚花开》
4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43、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李贺《大堤曲》
44、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唐寅《桃花庵歌》
45、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辛弃疾《卜算子·红粉靓梳妆》
46、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47、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48、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49、菱叶荷花渐满池,红榴绿筿正相宜。——刘基《夏日杂兴(四首)·菱叶荷花渐满池》
50、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51、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陆游《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52、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53、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54、江浦荷花双鹭雨,驿亭杨柳一蝉风。——杨基《省垣对雨有怀方员外》
55、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56、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57、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58、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59、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60、去年岩桂花香里,著意非常。月在东厢。酒与繁华一色黄。——赵长卿《采桑子·去年岩桂花香里》
61、日高过竹湖水光,风长入座荷花香。——文同《菡萏亭》
62、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苏泂《荷花》
63、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殷尧藩《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
64、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苏轼《送顿起》
65、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66、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苏轼《阮郎归·初夏》
67、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柳宗元《早梅》
68、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69、空一似、零落桃花,又等闲、误他刘阮。——王沂孙《绮罗香·前题》
70、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71、欲与常娥移桂树,月中先合种梅花。——刘翰《天上月》
72、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
73、黄鹤楼头犹是梦,桃花溪上未全贫。——陈洪谟《初度发夏口》
7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75、桂花风畔落,烟草蝶双飞。——姚合《友人南游不回因寄》
76、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77、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陆游《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78、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阴铿《雪里梅花诗》
7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80、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81、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82、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83、声入碧云堆里,还起舞、桂花月。——仇远《霜天晓角·绮帷高揭》
84、桃花连马发,彩絮扑鞍来。——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85、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86、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
87、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杜甫《昼梦》
88、玉气交晴虹,桂花留曙月。——钱起《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
89、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90、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91、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92、南浦不堪看草色,西湖尚可及荷花。——刘克庄《送陶仁父》
93、秋雨亦嫌秋热在,打荷飘竹为人来。——杨万里《还家秋夕饮中喜雨》
94、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95、如今江上见寒梅,幽香自清绝。——蔡襄《好事近·瑞雪满京都》
96、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谢枋得《觅茶》
97、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李白《久别离》
98、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李白《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99、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周德清《朝天子·秋夜客怀》
100、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01、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曹雪芹《残菊》
102、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赵显宏《昼夜乐·冬》
103、十行芝检从天下,六月荷花照水开。——苏泂《闻孟良父侍郎解婺印改江东漕再和堆字韵》
104、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李贺《美人梳头歌》
105、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106、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江南》
10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108、秋林薄薄半栖鸦,城脚荷花一带斜。——苏泂《登楼·秋林薄薄半栖鸦》
109、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王勃《采莲曲》
110、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111、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112、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113、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杜甫《南征》
114、半醉凌风过月旁,水精宫殿桂花香。——陆游《无题·半醉凌风过月旁》
115、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116、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唐寅《美人对月》
117、冻合官桥雪作沙,落残枫叶见梅花。——汪广洋《毗陵道中》
118、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刘长卿《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
119、绿杨堤外荷花富,招致清香赖有风。——王之道《回峰寺和浮屠坦然韵》
120、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杜甫《寄杨五桂州谭》
121、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李欣《送陈章甫》
122、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王禹偁《寒食出城马上偶作》
123、数树梨花,晚风吹堕半汀鹭。——吴文英《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124、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25、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