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只能独行》的句子
1.世上本无家,渴望与渴望相遇,便有了家。
2.真正的成功首先应是在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精神上优秀的人,生活的有意义,而事业的成功不过是做人的成功的一个自然结果而已。
3.我不想知道你有什么,只想知道你在寻找什么,你就是你所寻找的东西。
4.“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个人的善,即个人道德上、人格上、精神上的提高和完善。另一是指社会的善,即社会的进步和公正。
5.神并非居住在宇宙间的某个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它的唯一可能存在的方式是我们内心中感受到的它。
6.精神的实现决不是我们的自然禀赋;我们必须去赢得它,而它允许被我们赢得。
7.人生境界的三项指标:生活情趣、文化品位、精神视野。
8.我不相信上帝,但我相信世上必定有神圣。如果没有神圣,就无法解释人的灵魂何以会有如此执拗的精神追求。
9.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10.一个人如果在十四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四十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他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11.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12.说到底,每一个人的灵魂教育都只能是自我教育。
13.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主要表现是:信仰生活的失落;情感生活的缩减;文化生活的粗鄙。
14.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
15.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
16.有的人总是在寻找,凡到手的,都不是他要的。有的人从来不寻找,凡到手的,都是他要的。各有各的活法,究竟哪种好,只有天知道。
17.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三在和实实在在意义上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18.凡真正的信仰,那核心的东西必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是灵魂对肉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对最高精神价值的追求和领悟。
19.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种浅薄的追求,它证明了目标的有限。
20.灵魂的概念指的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渴望,更准确地说,是人身上发动精神性渴望和追求的那个核心。
21.人之为人,就在于他身上既有动物性,又有神性。所谓人性,也就是动物性向神性的升华。
22.如果说成功是青春的一个梦,那么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个人心灵年轻的最好证明。
23.每一个个体必须穷其毕生的努力,才能“重新占有”精神生活,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个性。
24.人同时生活在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中。内心世界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外部世界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25.由单纯到复杂,再复归成熟单纯,我名之智慧。由混沌到清醒,再复归自觉混沌,我名之彻悟。
26.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27.天才是大自然的灵感。天才三境界:入世随俗、避世隐居、救世献身。
28.我们岂不是在同样的意义上说,灵魂是我们身上的神性,当我们享受灵魂的愉悦时,我们离动物最远而离神最近。
29.文明之对于不同的人,往往进入其不同的心理层次。进入意识层次,只是学问;进入无意识层次,才是教养。
30.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31.无论你多麽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
32.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33.无论在什么时代,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并且能够独自面对他自己的上帝,靠自己活得他的精神个性。
34.一个有梦想的人和一个没梦想的人,他们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
35.上帝对于富人是最后的奢侈品,对于穷人是唯一的安慰。宗教精神的实质是对个人内在心灵生活的无比关注,看的比外在生活更重要。
36.人生永远既是道路又是家。只是道路,就活得太累。只是加,就活得太盲目。
37.可怕的不是危机,而是麻木。
38.对于他人灵魂的神秘,我们同样不能像看一本属于自己的书那样去阅读和认识,而只能给予爱和信任。
39.当人认为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40.灵魂是我们身上的神性,当我们享受灵魂的愉悦时,我们离动物最远而离神最近。
41.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42.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的让自己满意;另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给他带来快乐。
43.与快感相比,幸福是一个更高的概念,而要达到幸福的境界就必须有灵魂的参与。
44.喜欢谈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饱尝人间苦难的老年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
45.一个爱美的人,在精神生活上往往会有较高的追求和品味。真善美是不可分的。理智上求真,意志上求善,情感上爱美。
46.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