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经典名句
1、不加功于无用,不损财于无谓。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4、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5、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
6、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7、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8、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9、何以孝悌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
10、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11、夙兴以求,夜寐以思。
12、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13、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14、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15、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异也。
16、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17、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18、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
19、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20、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21、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22、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
23、良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
24、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25、致天下城邑为虚,丘垅发掘,害遍生民,辜及朽骨,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
26、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27、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8、以逸击劳,取胜之道。
29、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30、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妙书不能文也。
31、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
32、莫有执正,折直士之节,结谏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
33、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谓贤耳,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桀,处奸得利者为壮士,父勉其子、兄劝其弟,俗之坏败,乃至于是!
34、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
35、申包胥不受存楚之报,晏平仲不受辅齐之封。
36、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
37、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38、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39、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40、学休好古,实事求是。
41、閐内不理,无以整外。
42、地之硗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
43、功亡原者赏不限,德亡首者褒不检。
44、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4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46、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
47、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
48、虽尧在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胜其好义也。虽桀在上,不能去民好义之心,而能令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
49、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故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以有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也。
50、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
5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52、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
53、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54、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55、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修则坏。汉兴至今二十余年,宜定制度,兴礼乐,然后诸侯轨道,百姓素朴,狱讼衰息。
56、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
57、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
5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59、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60、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功。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61、利不十者不易业,功不百者不变常。
62、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仄席而坐;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乡沙幕。由是言之,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盖君子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63、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
64、割财损家以帅群下,弥躬执乎以逮公卿,教子尊学以隆国化。
65、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是以声之眇者不可同于众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混于世俗之目,辞之衍者不可齐于庸人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