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名句
1、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2、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中庸·第二十七章》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7、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中庸·第三十三章》
8、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中庸·第三十三章》
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10、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中庸·第二十七章》
11、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12、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1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14、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15、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1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篇》
17、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18、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
1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20、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21、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2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23、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2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
25、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第二十三章》
26、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2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28、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29、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30、天下殆哉,岌岌乎!——《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31、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中庸·第二十八章》
3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
33、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第二十章》
34、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第十四章》
3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36、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篇》
37、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38、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3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40、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左传·闵公·闵公二年》
41、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中庸·第二十七章》
42、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中庸·第二十章》
43、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44、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4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篇》
46、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篇》
4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48、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4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篇》
50、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51、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52、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5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
54、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5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56、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篇》
5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八节》
5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篇》
59、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八节》
60、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中庸·第二十八章》
6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
62、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第四章》
6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篇》
6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
65、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66、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67、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第三十三章》
68、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第十三章》
6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7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篇》
71、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节》
72、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成公四年》
73、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7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
7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76、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77、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78、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三节》
79、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中庸·第二十六章》
80、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8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篇》
82、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中庸·第十一章》
83、祸褔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84、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8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篇》
86、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篇》
8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篇》